服务费或将全面纳入医保政策 加持互联网医疗直面纵深发展
作为弱周期、强监管的行业,互联网+医疗一直面临着用户习惯养成、市场推广、商业模式等难题。 保险新闻表示,随着新政的不断出台,阻碍互联网医疗发展的各种壁垒正在消失。 7月21日,国务院办公厅发布《关于进一步优化营商环境更好服务市场主体的实施意见》,明确指出要在保证医疗安全和质量前提下,进一步放宽互联网诊疗范围,将符合条件的互联网医疗服务纳入医保报销范围,制定公布全国统一的互联网医疗审批标准,加快创新型医疗器械审评审批并推进临床应用。 而在几天之前保险资讯表示,国务院就曾发布《关于支持新业态新模式健康发展激活消费市场带动就业的意见》。意见指出以互联网优化就医体验,打造健康消费新生态。进一步加强智慧医院建设,推进线上预约检查检验。探索检查结果、线上处方信息等互认制度,探索建立健全患者主导的医疗数据共享方式和制度。探索完善线上医疗纠纷处理办法。 而今年3月,国家医保局、国家卫健委首次明确将符合条件的“互联网+”医疗服务费用纳入医保支付范围,鼓励定点医药机构提供“不见面”购药服务。 此次国办发文再一次强调要将符合条件的互联网医疗服务纳入医保报销范围,说明国家亟需将这一政策推动落地,进一步满足广大患者的需求。 “新政的相继推出体现了国家层面对互联网医疗持续加大投入的决心。”7月21日,好大夫在线创始人兼CEO王航在接受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采访时表示,互联网医疗行业正在迎来一个前所未有的发展机遇期。 发展驶入快车道 今年互联网医疗成为资本市场的热门板块。 截至7月21日收盘,作为国内互联网医疗行业龙头,在港股上市的平安好医生股价由1月底的67港元一路上涨至125港元,涨幅超80%,市值突破1300亿港元;阿里健康也从1月底的10.96港元上涨至如今的22.65港元,涨幅超90%,市值翻番。 这种疯狂背后是疫情叠加政策刺激催生的互联网医疗新风口。根据易观发布的《2020年中国互联网医疗年度分析报告》预测2020年互联网医疗市场规模将达1960.9亿元,市场增长达46.7%,为2015年以来最高增速。 平安智慧城市智慧医疗首席战略官江涛公开表示,2020年初暴发的疫情和国家出台的系列支持政策,让互联网医疗迎来新一轮的发展热潮。 北京一产业投资基金投资经理王俊也指出,互联网医疗产业发展的新机遇主要集中在国家政策上有一定的鼓励,疫情使得互联网医疗的使用场景在公众认知上得到了一定的提高。 新冠肺炎疫情暴发后,为降低患者线下就诊交叉感染风险,大量医院关闭常规门诊,对此国家卫健委下发通知,号召全国各地积极开展远程医疗服务;充分发挥互联网医院、互联网诊疗的独特优势,鼓励在线开展部分常见病、慢性病复诊及药品配送服务。疫情期间,在线问诊成为患者就医问诊的首选。 通过线上专业医生问诊、医保在线支付、送药到家等一系列服务,互联网医疗企业在疫情期间有效转化用户需求,加速培养用户线上问诊和消费习惯。疫情期间,平安好医生互联网医疗平台累计访问人次达11.1亿,APP新注册用户量增长10倍,APP新增用户日均问诊量是平时的9倍,相关视频累计播放量超9800万;好大夫在线推出在线义诊,自1月20日至4月12日,平台总接诊患者人次超672万,接诊医生总数超8万名,高峰时期日均在线问诊需求量较2019年12月增长648%。 多样化变现路径 随着发展环境向好,互联网医疗行业正迎来发展分水岭:市场供给显著增加,支付能力整体提升,行业玩家开始深度布局探索变现新路径。 比如,互联网医疗企业正加速推进互联网医院建设,与医院合作或受委托搭建互联网医院,获得项目建设费或运营费用。以平安好医生为例,截至2019年12月,已与3000余家医院展开合作。同时,还有互联网医疗企业与线下药店共生发展,在医药端融合在线随访、慢病管理、药效跟踪等健康管理服务。 还有以家庭医生为切入口,整合线上线下医疗资源,有效补充院外服务缺口。好大夫在线则是该赛道的代表,其提供的专科专家支撑下的“县+乡镇+村医”一体化家医服务团队,帮助专科医生和基层全科医生建立慢病管理的协作关系,组成“专科+全科”的团队,向基层患者提供规范、专业的慢病管理服务。 此外保险行业新闻表示,在政策支持下积极引入医保和商保,整合数据、提效降本,打通互联网医疗服务闭环。比如平安好医生与平安集团就互联网医疗展开深入合作,推出就医360等产品,主要为平安寿险及其他保险公司的投保人提供在线诊疗服务。 对此,易观分析称,未来行业用户流量将更多地来自院内及健康端,也将催生更多B端合作,政企协同发展成为主流;而行业所积累的数据将与商业保险形成生态互动,互利共赢,互联网医疗和保险的结合将成为行业的快速增长点。 诸多难题待解 不过,当前上述变现模式仅处于试水阶段,仍有诸多难题待解。作为弱周期、强监管的行业,互联网医疗一直面临着用户习惯养成、市场推广、商业模式等难题。 王俊指出:“目前互联网医疗发展最大的困局还是在于医疗服务收不上钱,本来使用互联网医疗平台就是图个方便,但是真正能够覆盖的诊疗需求太少,互联网医疗又不允许做首诊,医疗服务推广难度很大。” 虽然互联网医疗正在获得医保政策的加持,但在支付端仍旧存在难点。比如,医疗侧线下医疗机构和医保额度捆绑,药品侧第三方医疗机构要和线下定点药店分享医保额度。 面对这一困境,王航认为,解决的方向有两个:“第一是始终围绕降本增效创新。无论是线下还是线上,只要能帮助社会降低成本、提升效率,提供让患者满意的服务,医保肯定会支持。第二是增加健康服务的投入,以升级服务促进发展。” 不过,王俊则表示:“行业发展的另一阻碍在于公众认知习惯培养,由于医疗服务本身有着强烈的线下属性,疫情过后,患者可能会重回线下医疗机构。后续互联网医疗平台能否继续留住患者,这是行业面临的极大考验。”
对此,王航持乐观态度,他认为,“患者疫后是否复用取决于行业参与者能否持续提供满意的医疗服务。作为一个新兴服务,在线问诊的服务标准目前还不清晰,平台方需要不断优化问诊流程、培训医生熟练使用在线问诊工具、监控并干预线上医疗服务质量。只有赛道上的互联网医疗企业共同深耕服务质量,才能让人们愿意持续使用、并形成习惯,市场才能真正扩大。” |